尚食

尚食
一、 官名、 官署名。 掌供奉皇帝膳食。 秦官有尚食, 为"六尚"之一。 汉初沿置。 东汉后, 其职并入太官署。 北魏于门下省设尚食局, 为掌管皇帝膳食的官署; 太官掌百官膳食, 属光禄卿。 北齐因之, 以典御不尚食局主官。 隋初, 尚食仍隶门下省。 炀帝建殿内省, 以尚食为殿内所属六尚局之一, 改典御称奉御, 员额二人, 正五品, 属员有直长六人, 正七品。 又增设女官尚食等六局。 唐改殿内省为殿中省, 仍辖尚食等六局。 宋殿中省、 尚食局无实职, 尚食之职归于御厨。 元丰改制, 拟复唐殿中省六局之旧, 未行。 徽宗崇宁间一度重建, 钦宗靖康时又废。 金、 元尚食局属宣徽院。 朱元璋吴元年(1367), 依元制于宣徽院下设尚食局。 明洪武元年(1368), 改属光禄寺。 旋废, 职司仍归光禄寺的大官署。 二、 内廷女官名、 女官署名。 隋文帝于内廷置女官"六尚"、 "六司"、 "六典", 其一为尚食, 员额三人, 相当于从九品, 掌进膳先尝, 辖司医三人, 掌方药卜筮, 典器三人, 管理饮食器皿。 炀帝增置女官, 建立六局二十四司。 尚食局主官为尚食, 从五品, 管司膳、 司酝(掌酒)、 司药、 掌燃料四司, 司膳四人, 余各二人, 均从六品, 以下又有典与掌, 分为从七品、 从九品, 女使若干人。 唐承隋制, 品级则有提高, 尚食为正五品, 四司均正六品, 典、 掌为正七品、 正八品。 司膳减为二人。 五代与宋女官亦有司膳、 司酝、 司食等名。 金与明初均依唐制, 设六尚局各女官。 尚食局四司名称也不变。 明永乐后, 职尽移于宦官。
* * *
一、 官名、 官署名。 掌供奉皇帝膳食。 秦官有尚食, 為"六尚"之一。 漢初沿置。 東漢後, 其職併入太官署。 北魏于門下省設尚食局, 為掌管皇帝膳食的官署; 太官掌百官膳食, 屬光祿卿。 北齊因之, 以典禦不尚食局主官。 隋初, 尚食仍隸門下省。 煬帝建殿內省, 以尚食為殿內所屬六尚局之一, 改典禦稱奉禦, 員額二人, 正五品, 屬員有直長六人, 正七品。 又增設女官尚食等六局。 唐改殿內省為殿中省, 仍轄尚食等六局。 宋殿中省、 尚食局無實職, 尚食之職歸於禦廚。 元豐改制, 擬複唐殿中省六局之舊, 未行。 徽宗崇甯間一度重建, 欽宗靖康時又廢。 金、 元尚食局屬宣徽院。 朱元璋吳元年(1367), 依元制于宣徽院下設尚食局。 明洪武元年(1368), 改屬光祿寺。 旋廢, 職司仍歸光祿寺的大官署。 二、 內廷女官名、 女官署名。 隋文帝於內廷置女官"六尚"、 "六司"、 "六典", 其一為尚食, 員額三人, 相當於從九品, 掌進膳先嘗, 轄司醫三人, 掌方藥卜筮, 典器三人, 管理飲食器皿。 煬帝增置女官, 建立六局二十四司。 尚食局主官為尚食, 從五品, 管司膳、 司醞(掌酒)、 司藥、 掌燃料四司, 司膳四人, 餘各二人, 均從六品, 以下又有典與掌, 分為從七品、 從九品, 女使若干人。 唐承隋制, 品級則有提高, 尚食為正五品, 四司均正六品, 典、 掌為正七品、 正八品。 司膳減為二人。 五代與宋女官亦有司膳、 司醞、 司食等名。 金與明初均依唐制, 設六尚局各女官。 尚食局四司名稱也不變。 明永樂後, 職盡移于宦官。
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сделать НИР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